
地址:深圳市寶安區福海街道同泰時代中心4棟701
電 話:+86-755-2780-8770
傳 真:+86-755-2780-9501
郵 箱:xuzb@xzkj.net.cn
網 址:http://www.rfcom.cn/
穿戴式血壓計作為醫療健康領域的重要創新,正逐漸改變傳統血壓監測的方式。其設計特點不僅融合了前沿科技,還充分考慮了用戶體驗和醫療需求,為高血壓患者和健康人群提供了便捷、準確的監測手段。以下從技術原理、硬件設計、軟件算法、用戶體驗等方面,探討穿戴式血壓計方案的核心設計特點。
一、技術原理與測量方法的創新
穿戴式設備突破了袖帶充氣加壓的依賴,主流血壓計方案采用光電體積描記法(PPG)結合心電圖(ECG)的復合測量技術,PPG傳感器通過皮膚表面的光學信號檢測血流變化,ECG則捕捉心臟電信號,兩者協同計算脈搏波傳導時間(PTT),再通過算法模型轉換為血壓值。部分設備還引入超聲多普勒技術,直接監測動脈壁振動,其誤差可控制在±3mmHg以內,接近臨床級標準。這種無袖帶設計避免了傳統設備的束縛感,做到了"無感測量"。
二、硬件設計的微型化與智能化
1、傳感器集成:采用MEMS工藝將三軸加速度計、溫度傳感器、光學模組集成于硬幣大小的模塊中。
2、低功耗處理:搭載專用協處理器,運算功耗低于1mW。配合動態采樣技術,僅在檢測到肢體靜止時啟動高頻測量,使續航時間延長至7-10天。
3、柔性電路應用:采用PI基板制作的柔性FPC線路,可適應手腕曲率變化。
三、軟件算法
1、自適應校準系統:通過機器學習建立個人血壓特征模型,初期需配合上臂式設備進行3-5次校準,后續自動修正因血管硬化、體溫變化等因素引起的偏差。
2、運動偽影消除:采用混合算法,可識別并剔除步行、打字等場景的干擾信號。
3、云端系統:數據上傳后自動生成晝夜節律分析報告,對晨峰血壓、夜間谷值等關鍵指標進行智能解讀。
四、人機交互的體驗優化
1、佩戴舒適性:重量控制在20g以內,表帶采用醫療級硅膠與透氣孔設計。
2、多模態反饋:通過微型線性馬達實現分級震動預警,血壓超過135/85mmHg時觸發輕柔提醒,達160/100mmHg以上轉為強烈連續震動。
3、緊急聯動功能:內置的SOS系統在檢測到危險值時,可自動向預設聯系人發送定位信息。
穿戴式血壓計方案的設計演進,本質上是醫療電子、材料科學、人工智能等多學科交叉的成果,實現"測量-預警-干預"的鏈條健康管理閉環。重要測量數據生成哈希值上鏈,為后續診療提供法律效力的電子證據。